原标题:深度 | 联想事件始末,造谣还是实锤?

人类失去联想,世界将会怎样?这句大家熟悉的广告词眼下似乎在慢慢变成现实。到底发生了什么?让联想被推上了风口浪尖,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舆论危机。多多带你们来梳理下整个事件。

事件起因

近日有传言称,在3GPP举办的5G标准表决会议上,联想对高通方案投了赞成票,而对华为的Polar方案投了反对票,使得华为Polar方案失败。对此联想发表声明称这是造谣。投票事件-联想回应-网友质疑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致使这件事情越闹越大,被网友质疑联想不爱国,联想又出来二度回应。

其实最初这个事情是在知乎上的一个问题下,高赞回答被大家所关注(现在这个帖子已经搜不到了)。

联想被指5G标准投票战队高通

除了转发,知乎上还有众多指责联想投票没有支持华为的回答。然后网上也出现了一些《联想为什么不给华为投票》、《为什么说联想是“美帝良心”企业》、《联想不支持Polar方案》等的帖子。眼看着舆论开始一边倒的骂声,联想赶紧给出了回应。

联想回应:这完全是造谣

5月10日晚间,联想回应称,在该次投票表决中,其对华为投的是赞成票。并严厉谴责任何造谣行为,呼吁大家不要相信谣言。对造谣者将追究法律责任。

与此同时,联想还举报了知乎上出现的针对此事件的帖子,要求平台删帖。

接着联想再次发布了《关于联想在3GPP投票事件中的说明》,并声明称联想及其旗下的摩托罗拉在针对5G标准的Polar方案(中国移动、华为等中国企业主导)投票上,都投了赞成票。

网友评价

然而看网友们的评论,似乎并没有买账。

事情的真相

为什么帖子上说联想没有给华为投票,但是联想回应说自己投了。到底谁在说假话?从相关信息可以看出,其实都没有说谎,只是这是两次不同的会议,被混在一起说了。

这两次会议分别是3GPP RAN1#86会议和3GPP RAN1#87会议,以下我简称为86会议、87会议。在86会议上,联想及摩托罗拉确实没有投票支持华为(等中国厂商主推的eMBB场景下数据信道采用长码LDPC+短码Palar)的方案。但是,它的投票也没影响到最终的结果。

而在87会议上,联想及摩托罗拉确实投票支持了华为(等中国厂商主推的eMBB场景下控制信道短码Palar码)的方案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联想的辟谣声明没啥问题。

网友质疑的是86会议上的对高通支持的投票,联想回应的是自己87会议上对华为支持的投票。其实两者并不在同一个话题里。

联想为什么会被声讨

有一份会议相关资料显示,在86会议上支持LDPC码的企业包括:Ericsson,Sony,Sharp,Nokia,ASB,Samsung,Intel,Qualcomm ,VzW,KT,IITH,IITM,Fujistu,Motorola Mobility,Lenovo,KDDI。支持Polar码的只有华为。而以中兴、华为终端、小米、展讯、联发科等为代表的中国厂商,则是希望采用长码LDPC+短码Polar的组合方案。

从上面可以看出,中兴、华为等中国厂商都反对单独采用LDPC码方案,同时主推长码LDPC+短码Polar的方案。但联想和摩托罗拉却没有支持国产厂商支持的LDPC+短码Polar的方案,反而支持了高通的单独采用LDPC码的方案。所以这一行为确实会令很多国人不满。

如果单从结果来看,联想和摩托罗拉移动的两票似乎也不能最终影响到这次会议的结果。另外从联想最新的财报数据显示来看,目前联想70%的营收均来自海外。结合这个背景,联想的选择或许是可以理解的,它可能出于对市场角度的考虑做出的投票选择。但是如果从民族情感上来看,联想的行为确实是有点令人失望。

延伸阅读

1G到5G的演变

1G——依靠进口

1G就是大哥大时代。30年前的广东,为了与港澳接轨,建设了模拟移动电话。手机厚实笨重状如黑色砖头,价格高达数万元,俗称“大哥大”。大哥大是摩托罗拉发明的,那时候中国的基站和手机都是从国外进口的。大哥大由于价格高昂,只有少数人拥有,主要是富豪们拿来显摆。大哥大使用的模拟技术,就跟我们九十年代的电视技术一样。最大的问题是容易被盗号和窃听。

2G——开始有产品

世界进入了2G时代,各国百花齐放。

欧洲的2G是GSM(俗称全球通)。由欧洲电信标准委员会(ETSI)颁布标准,参与的有爱立信,西门子,阿尔卡特等。

芬兰有一家公司挖了爱立信一个团队,演变成后来大家熟知的诺基亚。

中国移动于1995年开始使用GSM技术,设备由爱立信提供。同时搞GSM还有它的竞争对手中国联通。1999年,华为的GSM终于开始大规模商用,达到了“三流公司”的水平,可卖产品了!

美国的2G是CDMA。高通于1985年成立,将军队使用的“跳频”技术,转到民用蜂窝移动系统里面来,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CDMA(码分多址)。1995年,CDMA第一个商业应用是在中国香港!

韩国和日本跟着美国混,也用了CDMA。美国也希望中国使用CDMA。于是中国联通与高通谈了很久的专利授权,到2001年,中国联通大规模上CDMA。不过采用的是IS95技术,而不是刚刚已经标准化的1x技术, 中兴作为唯一的中国公司,赚了个盆满钵满。

日本搞了个2G标准,叫PDC(后来销声匿迹了),搞了个通信标准,叫PHS。中国曾经大火的小灵通就是用的这个PHS技术。

3G——参与标准

欧洲的3G标准,学名是UMTS,俗称依然叫全球通,核心技术是WCDMA(宽带CDMA的意思)。此时,出现了一个3G定标准的权威组织,叫3GPP(后来4G、5G标准也是它定)。

世界无线电大会给3G分配的频率有FDD和TDD两种。欧洲的WCDMA是基于FDD技术的,对于我国来说做TDD竞争压力较小,所以选了TDD。

2000年5月,在国家信息产业部、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等运营商的强硬表态支持下,ITU(国际电信联盟)正式宣布将中国提交的TD-SCDMA,与欧洲主导的WCDMA、美国主导的CDMA2000并列为三大3G国际标准。

2009年1月才发3G牌照。 中国移动得到了TD-SCDMA牌照。与此同时,中国联通获得WCDMA牌照、中国电信获得CDMA2000牌照。全球只有中国移动一家搞中国人主导的国际标准TD-SCDMA。压力很大,但这是史上第一次中国主导标准制定的网络。

4G——进入主流

中国有十多亿人口,和整个欧洲体量差不多,信产部发4G牌照的时候,3个运营商最早全部都是拿TD-LTE牌照,以体现出自己对TD技术的支持。TD-LTE也终于在全球,与FDD-LTE一样,得到了广泛的使用。

5G——引领潮流

5G时代,华为和中兴带来了不少令人振奋的消息。最早的5G芯片、手机、应用都是由国人来创造的。在原有的2GGGG上,叠加一个能力,就可以更好地实现万物物联。

从用户体验看,5G具有更高的速率、更宽的带宽,预计5G网速将比4G提高10倍左右,只需要几秒即可下载一部高清电影,能够满足消费者对虚拟现实、超高清视频等更高的网络体验需求。

从行业应用看,5G具有更高的可靠性,更低的时延,能够满足智能制造、自动驾驶等行业应用的特定需求,拓宽融合产业的发展空间,支撑经济社会创新发展。

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,别忘记随手转发点赞。

(免责声明:若文章涉及个股,不作为推荐依据,仅供参考,据此操作,盈亏自负。)

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,请点赞鼓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