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徐铉 (宋)卷别卷四上反切盧各切頁碼第111頁,第13字續丁孫
雒鵋䳢也。从隹各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徐锴 (南唐)卷别卷七反切勒託反頁碼第291頁,第7行,第1字述
鵋䳢也。從隹各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注云:「江東呼爲鶹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段玉裁 (清代)卷别卷四上反切盧各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562頁,第2字許惟賢第251頁,第4字
忌欺也。
段注各本作鵋䳢。今考《爾雅音義》。當作忌欺。《釋鳥》曰:鵅,鵋䳢。玄應引作忌欺。《釋鳥》又曰:怪鴟。舍人曰:謂鵂鶹也。南陽名鉤鵅。一名忌欺。然則忌欺與怪鴟一物。玄應以爲關西名訓矦。關東名訓狐。皆此也。按《萑部》𨾦舊,舊畱。不云卽雒。未知許意爲一不。鵅卽雒字。各家音格。但今江蘇此鳥尙呼鉤雒鴟。雒音同洛。則音格者南北語異耳。又按自魏黃初以前伊雒字皆作此。與雍州渭洛字迥判。曹丕云:漢忌水。改洛爲雒。欺世之言也。詳《水部》。
从隹。各聲。
段注盧各切。五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(近代)朱一假為雒水。洛為長洛。
錢一假為雒陽用,雒陽不應作洛。
雒字的相关索引#书籍索引1汲古閣本第219頁,第4字2陳昌治本第297頁,第5字3黃侃手批第233頁4說文校箋第147頁,第15字5說文考正第141頁,第7字6說文今釋第498頁,第2字7說文約注第856頁,第3字8說文探原第2006頁,第2字9說文集注第725頁,第2字10說文標整第88頁,第13字11標注說文第144頁,第12字12說文注箋第1099頁,第1字13說文詁林第4004頁【補遺】第16591頁14通訓定聲第1812頁,第1字15說文義證第289頁【崇文】第1153頁16說文句讀第420頁17章授筆記第159頁,第1字18古字詁林第四冊,第89頁,第1字19古字釋要第374頁,第3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