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一则“王健林4.9亿股权被冻结”的消息直接炸翻热搜榜。

天眼查数据显示,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、大连万达集团、大连合兴投资等公司股权接连被法院“贴封条”,冻结金额高达4.9亿,执行法院是大连市西岗区人民法院。这已经是王健林今年第三次“被冻结”了——年初万达体育、万达电影的股权就被冻结过,累计金额超数十亿。

更扎心的是,万达的“卖卖卖”模式根本停不下来:2023年,万达电影实控人易主;2024年,全国10座万达广场“易主”换钱;2025年,连珠海万达商管的股权都大幅缩水。王思聪的“富二代”人设,也因为老爸的债务危机摇摇欲坠。

网友辣评:“王总,您这是要‘卖’到全国只剩一座万达广场吗?”“首富变‘首负’,这剧情比《大话西游》还魔幻!”

从“首富”到“老赖”,王健林的困局是时代的照妖镜

1.股权冻结背后:万达的“债务黑洞”越挖越深

王健林的股权被冻结,说白了就是万达的债务危机已经到了“火烧眉毛”的地步。2017年,万达因为海外并购被限制、银行贷款收紧、信托资金撤离,债务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。财报显示,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,万达商管的总负债还超过4000亿,短期债务压得人喘不过气。

——“卖卖卖”背后的血泪:为了还债,万达只能“割肉”:2023年,万达电影易主;2024年,10座万达广场“易主”换现金流;2025年,连核心资产珠海万达商管的股权都大幅稀释。

——行业寒冬的“照妖镜”: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收紧,老百姓买房意愿低迷,万达的“轻资产转型”虽然有点效果,但根本问题还是没解决。

王健林从“买遍全球”到“卖无可卖”,这不仅是万达的悲剧,更是整个房地产行业的缩影。

2.兄弟反目?“铁哥们”的债,成了压垮万达的最后一根稻草

这次股权冻结,还牵扯出一段“兄弟情”的狗血剧情——孙喜双,王健林的老搭档,两人当年在大连西岗区一起搞地产,赚得盆满钵满。

结果去年10月,永辉超市一纸公告直接撕开了“兄弟情”的遮羞布:孙喜双的公司没按时还3亿股权转让款,永辉直接把王健林等担保人告上了法庭。

这笔交易,原本是孙喜双为了支持万达“输血”,结果自己资金链断了,反成了万达的“拖油瓶”。王健林为了兄弟情谊担保,结果自己股权被冻结,真是“赔了夫人又折兵”。

——商海无兄弟,只有利益:在钱面前,再铁的交情也可能翻脸。王健林的遭遇,给所有企业家上了一课:商业合作,规则比人情更重要。

3.首富的“体面”:不破产、不跑路,但普通人的饭碗谁来保?

王健林虽然深陷困境,但还算“有骨气”:他没申请破产保护,没把债务甩给购房者或供应商,也没学某些企业家“卷款跑路”。但这种“体面”,在现实面前根本不值一提。

——股权冻结的“蝴蝶效应”:股权被冻结,意味着王健林没法再通过质押融资,万达的现金流会更紧张;

——转型的“阵痛”:万达的轻资产模式虽然能降低负债,但核心资产没了,怎么重建竞争力?

更扎心的是,王健林的“体面”背后,是无数普通人的血泪:

——商户的“生死劫”:万达广场的商户,因为万达债务危机,租金涨了、客流少了,生意越来越难做;

——购房者的“烂尾噩梦”:万达的楼盘,因为资金链紧张,可能延期交付,甚至烂尾;

——员工的“饭碗危机”:万达的员工,因为公司裁员、降薪,面临失业风险。

王健林的“体面”,是传统企业家的“执念”,但在时代洪流面前,这种“执念”能撑多久?

王健林的困局,是所有人的警钟

王健林的股权冻结,不仅是万达的危机,更是时代的警钟——从“首富”到“老赖”,从“买买买”到“卖卖卖”,他的故事告诉我们:

1.再大的企业,也得敬畏政策、敬畏市场: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,高杠杆、高周转的模式玩不转了;

2.再铁的交情,也得用规则护体:商业合作中,人情不能替代契约,否则迟早会翻车;

3.再体面的坚持,也得向现实低头:传统企业家的“执念”,可能成为转型的绊脚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