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来说关键问题-晶闸管是如何工作的呢?它们通常有三个引线或电极(电流输入或输出的点)。它们被称为阳极、阴极和栅极(或控制栅极)。第一个是正极,第二个是负极,而栅极通过外部脉冲来控制主要的阳极到阴极电流。有些型号有两个或四个电极。

在一个典型的晶闸管内部,有两个交替的N型(负)半导体和P型(正)半导体层。总共有四层,之间有三个结。每个器件中的四层硅都经过电气处理,增加了负电荷或正电荷携带电子的数量。它们也被称为NPN和PNP半导体,指的是每个半导体中正电子和负电子的分布模式。

如果没有通过栅极流入器件的电流,它会处于关闭状态,中央结(其中有三个结)会反向,与阳极和阴极相反,因此无论器件的方向如何,电流都无法通过。这被称为正向阻断模式或负向阻断模式,具体取决于方向。

要使电流按照要求流动,阳极必须是正的,阴极必须是负的。一旦栅极电流启动,正电荷和负电荷流入硅的四个层,依次激活每个层,随着从一个半导体层到下一个的移动。一旦所有四个层都被激活,电流可以自由地通过器件流动。晶闸管现在处于正向导通状态;它已经触发(进入开启状态),并且在器件外部关闭电流之前它将保持开启 - 通常是整个电路的电流。栅极电流不需要维持阳极和阴极之间的电流。

晶闸管电路中的交流情况晶闸管的电路设计略有不同,取决于其是否用于交流或直流电流。

此图显示了用于交流电的晶闸管电路的典型布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