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首次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企业奖励30万元。

对新建工业企业入规纳统当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,在30万元基础上再奖励20万元(共50万元)。

对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、军工企业下属制造业单位通过“事转企”改革入规纳统及分公司转子公司入规纳统的,奖励50万元。

对“小升规”培育库企业上年度投入的核心生产设备按照不超过设备金额10% 的比例进行奖补,最高奖励200万元。

工业企业:

政策来源:《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支持工业企业“小升规”若干措施的通知》

2.榆林市:

每年6月底前对上年度首次入统的“小升规”和新进规上工业企业给予奖励(具体金额需查阅细则)。

对纳入市级上市后备库管理的企业,按照培育阶段、辅导阶段、审核阶段分别给予奖励。

政策来源:《关于印发〈榆林市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若干措施〉的通知》

3.延安市: (奖励资金普遍按40%、60%分两年兑付,在库且正常经营)

营收2000万元及以上入统:每户奖励30万元。

营收1000万元及以上入统:每户奖励20万元。

营收500万元及以上入统:每户奖励15万元。

规模以上工业企业: 除享受省级奖补外,市本级每户奖励30万元。

限额以上批发零售、住宿餐饮法人企业: 每户奖励20万元。

有资质建筑业企业、房地产开发经营法人企业: 每户奖励20万元。

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:

大个体户(含产业活动单位): 每户奖励5万元。

政策来源:《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加强“五上”企业工作的实施意见》

4.宝鸡市:

规模以上工业企业: 对各县(区)、宝鸡高新区每年新增入库纳统规上工业企业,省级和市级配套每户奖励20万元。

政策来源:《宝鸡市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行动方案》

5.咸阳市:

新纳规企业: 给予20万元奖励。(注:政策文件提及科技型企业,但奖励表述适用于新纳规企业)。

*政策来源:《咸阳市科技型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实施方案(2022-2024年)》* (关注是否有2025年延续或新政策)

6.渭南市:

规模以上工业企业: 对年度每净增一户规上工业企业,市级奖励县市区20万元。(注:奖励对象是县区政府,旨在激励县区培育企业,最终受益企业需关注县区具体配套政策)。

政策来源:《渭南市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实施方案》

7.商洛市: (奖励普遍分两年兑现,第二年要求在库且稳定增长)

新开业纳规:每户奖励6万元(第一年3万,第二年3万)。

平台整合纳统: 新登记注册并完成集中收银整合、统一管理财务的商场/市场纳入限上统计,一次性补助平台建设费3万元。

特定新设服务业: 新设立使用面积>100㎡的融资租赁等服务业企业,建成运营并纳规,按500元/㎡补助(≤10万元)。

原有规下企业成长纳规:每申报入库1家奖励4万元(第一年50%,第二年50%)。

首次申报纳限:

限下转限上商贸企业/大个体/产活:3万元(第一年1.5万,第二年1.5万)。

批发零售法人:4万元(第一年50%,第二年50%)。

住宿餐饮法人:3万元(第一年50%,第二年50%)。

批发零售大个体/产活:3万元(第一年50%,第二年50%)。

住宿餐饮大个体/产活:2万元(第一年50%,第二年50%)。

当年新纳规企业:奖励15万元(第一年10万,第二年5万)。

原在库退库后二次升规:一次性奖励3万元。

规模以上工业企业:

限额以上商贸企业:

有资质建筑业企业、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: 每户奖励6万元(第一年3万,第二年3万)。

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:

政策来源:《商洛市“五上”企业激励奖励办法(试行)》

8.重要提示: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政策时效性: 以上奖励政策均来源于已公开文件,具体执行细则、申报要求及2025年是否有调整或延续,请务必以申报时企业所在地市、县(区)级政府或统计局、相关行业主管部门(工信、商务、住建等)发布的最新正式通知文件为准。

申报主体: 奖励通常由企业向所在地县(区)统计部门或指定部门申请,具体流程随年度申报通知一并发布。

分阶段奖励要求: 延安、商洛等市的部分奖励分两年发放,企业需在库且持续正常经营(或业绩稳定增长)才能获得后续奖励。

材料真实性: 申报企业和提供材料必须真实、准确、完整,弄虚作假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,并影响奖励获取。

综合咨询: 建议企业主动联系所在地县(区)统计局、行业主管部门(工信局、商务局、住建局等),获取最权威、最及时的申报指导和政策解读。

四、 申报建议

提前准备: 仔细研读本指南和后续官方通知,对照标准评估自身条件,提前整理财务报表、纳税申报表等核心材料。

主动沟通: 积极与当地县(区)统计局及行业主管部门建立联系,咨询具体要求,寻求指导。

确保合规: 确保企业经营合法合规,财务制度健全,数据来源真实可靠。

关注时效: 严格把握申报时间窗口,按时提交高质量申报材料。

了解细则: 密切关注所在市、县(区)发布的最终申报通知和奖励细则,了解具体的申请流程、材料清单和兑付条件。